北市自主學習實踐計畫
相關文輯
相關文輯2
相關文輯3
相關文輯4

題目:從「替孩子活」、「隨孩子活」到「陪孩子活」──談親子關係新解

作者:李雅卿/台北縣種籽親子實驗學苑創辦人、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主持人

〈本文〉

近日看報紙,常常嘆氣,尤其是各種教改檢討,讓人不知如何是好。從多元入學、基本學測到建構式數學,情緒很多,焦點不明。更慘的是各種言論和回應,不但基本立場不同,重視的面向也不一樣,缺乏共識下的討論,實在難有品質可言。而影響的卻是數十萬個學生,一、兩代的人民,真是叫人不憂也難。

「你還會為這種現象憂慮啊?」我的朋友問:「你不是倡導自主學習的人嗎?既然自主自足了,還會替教育政策憂心嗎?」當然會的。活在這個時代,有誰可以遺世而獨立呢?自主學習的孩子和成人,一樣要面對廣大的社會群眾。出門見到的、買菜對應的,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,除非大部份的人都能獨立成熟,否則生活品質就是無法提高。所以教育問題當然是全民問題。每個人都要想出一個好的對應態度,否則等到各方吵完,孩子們又都長大了。

這就是台灣教育最實際的地方:孩子不會減緩他成長的速度,來等待教育政策的釐清。所以「自力救濟的必要性」是當今台灣每位為人父母者,必需要有的覺悟。

我說的「教育上的自力救濟」不是「在家學習」。因為要父母把孩子都帶回來自己教,是做不到也是不必要的事。我說的自力救濟是一種觀念的自覺,也就是每位成人都要幫助自己和孩子了解:「生命是自己的,學習是自發的,『我』才是學習的主體,父母、老師、朋友、學校都是我的助緣。『我』對未來有怎樣的期許
?怎麼利用現有資源把自己準備好,讓自己有能力在這個世界中好好活著?是我一生的功課。」

具有這種自覺的孩子,他可以在一般學校唸書,也可以在家自學,更可以遊走在各個體制中,不改他的清明。此後成人不必再假『愛』之名,對孩子行剝奪或操控之實;子女不要再假『孝』之名,陷父母於無盡的需索和罪惡感中,這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
可是這個觀念,除了極少數另類教育的學校外,一般學校是不教的,或者只是口頭上說說,事實上是不做的。所以一定要靠家庭的自覺。我常想,只要更多的人有這樣的覺知,更多的家庭從觀念到行為做改變,那麼這些家庭就有可能往自主的路上走去,我們就能多培養出一些較成熟的公民。教育才能從外在的交相指責,變為個人的內在反省,這樣,或者能有一個根本的解決可能。

「成熟」是什麼?成熟是一種心理,一種懂得選擇、懂得珍惜、懂得為自己選擇而付出的承諾與行動。它和性別無關、和年齡無關,卻和「主體性的認知」有關,而「主體性的認知」,卻是我們當今社會中,最缺乏的共識。

生命的主體是誰?對經歷過宗教改革和理性主義洗禮的西方人來說,或者不是問題。但對幾千年來處於「身─家─國─天下」禮法結構裡的中國人而言,就不是那麼簡單的問題了。家國使命加上科舉主義的影響,使得每個生命體都承載著當前教育的不可承受之重。

無數的父母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,付出天價,替孩子找最貴最好的學習場所;怕孩子浪費時間,恨不得替孩子籌畫一切,連每天穿什麼衣裳都不讓他自己決定。這樣的父母常在孩子大了再來抱怨:「這孩子真是長不大,都二十歲好幾了,還要我操心。」殊不知這孩子早在父母日日的關愛中,逐步廢除武功,就連青春期那點反抗意識,也被升學主義「上了大學再說」的社會價值所催眠了。於是我們共同養育出一代又一代極不成熟的大人,再讓這些不成熟的大人站在不同的崗位上,以片刻的情緒,做出短視的決策,再落入朝令夕改的循環中。因此,要切斷這個循環,只有靠老百姓、靠每個生命體自覺性的自力救濟了。

怎麼做呢?

首先,做父母的要常常想,我這個決定或行為是「替孩子活」、「陪孩子活」、還是「隨孩子活」?就像陪孩子買鞋這麼簡單的事,你都可以回來想想:我是考慮了價錢、耐用性、外觀後,替孩子決定;還是把我的想法和孩子討論後,共同得出一個父子均安的決定;或是孩子想要哪雙,我就買哪雙,以免麻煩?

「替孩子活」會養成孩子依賴的心,「陪孩子活」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成人的思考、擴張他的視野,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成長;「隨孩子活」看似愛他,卻也容易讓孩子陷入孤單、放縱的情境中。我常覺得主體性的思考,最危險的就是落入「隨孩子活」的情境裡。因為這時的大人,是個冷血的旁觀者。

致於怎樣做一個「陪孩子活」的成人?我覺得比較有效的方式是:把討論帶入家庭。讓家庭成為一個溫暖的討論區,讓親子關係從以往威權的上下關係化為平等的討論關係,人人享有他的主體性,卻又透過討論緊密相連,這是目前我能想到的最佳可能,我自己深得其益,也願意和人共享。

根據我們非正式的調查,目前最讓父母子女挫折的事是「覺得對方難以溝通」。──孩子覺得很多大人不願意了解他們,不講理,只會罵人;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不肯讓父母了解,天天臭著一張臉,不肯和父母交心;教師覺得有些學生像一顆顆緊閉的蚌殼,一副你奈我何的樣子;至於家長覺得老師心有定見,教師覺得家長強勢干預等等,都起因於溝通困難。因此,如何培養良好的討論能力,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

如何使討論成為一種生活方式,一直是我們實驗教育努力的目標。經過長時間的整理和實踐,我們確定「討論」,尤其是「良好的討論」,在我們的文化中,真的是需要學習的。如果我們能把討論落實在生活的各個層面,我們就可以建立信任、平等、支持的互動可能。

我們整理出來的討論原則是這樣的:

(一)良好討論的前提,在能尊重自己和別人的感覺。因為一個人的感覺(無論是正向或負向的感覺)如果不 被理解、不被接受時,一定會有情緒湧上來。而情緒會掩蓋理性,使討論落入賭氣(對自己或別人賭氣)的漩渦中。因此學會察覺自己和他人的情緒,學會接受情緒,不對對方和自己的感覺爭辯,是很重要的。

我們最常聽到否定情緒話語是:這有什麼好難過(傷心、高興、得意)的…,人要……呀!這種語言每出現一次,我們就把對方推離我們一點,久了,對方當然就覺得我們不在乎他、不理解他、不……。當然造成情緒的心理機轉很多,但是「情緒的察覺」是讓自己進入此一殿堂,進而保持平衡自在的第一步。

(二)界線分明。各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界線,如果界線不明,就會發生「我欲將心比明月,誰知明月照溝渠」的傷感。因此,什麼是「孩子或學生的事」,什麼是「教師或家長的事」,什麼是「共同的事」一定要先弄清楚。共同的事,需要共同行事的規則;自己的事,就要自己決定,並且承擔決定的結果。當然任何 人在做決定前,常常需要徵求別人的意見,但是建議的人要認清界線,才不會從「建議」跳到「干預」;被建議的人也要認清界線,才不會失去自我的承擔。如果大家對界線沒有共識的話,那麼釐清界線就是首先需要討論之務。

比較常見的爭執是孩子覺得是「自己的事」,成人卻覺得是「成人的事」或「共同的事」,這時候就更需要討論囉。我們體認到:所謂陪孩子長大,就是從孩子完全依賴成人(孩子在嬰兒期,哪有「孩子的事」,全部都是父母的事。)到完全獨立自主的逐步過程。而這中間權力的拉鋸、心理的依賴和轉換,也就造就出複雜萬端的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來。因此釐清界線,在任何時候,都是重要的。

(三)提意見一定要附理由。不附理由的意見,會讓對方挫折,也會讓討論無法進行。例如孩子問你「為什麼不能上網咖」,你說:「因為不可以就是不可以」,這就不是我們說的理由。如果你肯說:「因為網咖店來往的人如何、如何」;「因為那家店的情況如何、如何」,而且允許孩子就你提的理由提出他的意見,那麼你們就會有一個良好的討論了。

因此,學會問「為什麼」(對自己和別人)都是很重要的事。

(四)願意因為有道理而改變自己原有判準(或想法)的心理準備。我們認為缺乏此一要素的對話只能說是「說服」,而非「討論」。

(五)確定彼此對用語的意義認知相同,是避免「雞同鴨講」的不二法門。例如大家都說做人要有「義氣」,可是甲的義氣可能指的是不問是非,兩肋插刀;乙的義氣是在不違背法律的界線下,兩肋插刀;丙的義氣是不怕朋友生氣,幫他面對真實,丁的義氣是……,如果他們不把定義搞清楚,每個人都用自己的定義來理解對方,那個討論就很慘了。


具備上述幾項前提後,才能講究情境、用語和態度的技巧,例如一開始不要太急;身體的高度差異太大時,要蹲下來;眼睛要看著對方的眼睛;選擇以「我」而不要以「你」開頭等等……,這樣的書很多,都可以用來參
考。

我相信,良好的討論文化是重建家庭關係的重要前提。很多人擔心討論會用掉太多時間。不過我們的經驗是,一開始,真的會用掉比較多的時間,可是等到互信建立後,家庭重新回到溫暖、可人、相互支持的美好情境,
每個人節省下來的賭氣、猜測、和處理負向情緒的時間,比以前少太多了。單親家庭,親子關係的品質重於一切,如果討論能帶來這麼多的好處,為什麼不試試看呢?

Top 上一頁
 
版權所有,如欲轉載請與中華民國自主學習促進會連絡
本網站由匯智國際網路有限公司熱心贊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