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際交流:《另類教育在台灣》第九章

第一節:導言 第二節:我的整體印象 第三節:學制簡介 第四節:生活部份 第五節:特色

第九章 沙卡學校--靈性教育的實驗

「普遍唯物的社會裡,有這麼一個唯心的地方,能起一種平衡作用。」--〈參訪報告:沙卡〉

第一節 導言

一般人通常聽說過森小、種籽、雅歌、全人,「沙卡」這個名字可能是第一次見到。其實,沙卡學校遺世獨立,在芒果的故鄉玉井鄉,一個阿南達瑪迦(喜悅之路)道場的旁邊。創校人李震宇校長,對於阿南達瑪迦系統的靈修頗有心得,加上對教育的使命感,以及自己小孩學習的需要,便於八年前創校。由於強調靈性,具有宗教色彩,學生數一直不多,也未得政府補助。在阿南達瑪迦道場的支持下,經濟尚可維持。

雖然李校長本身從事修行,原本沙卡學校並未強調靈性,而比較像一般的自由學校。兩年前經歷一次混亂和分裂後,留下來的人和李校長決定組成新的教師團,回歸靈修,重新來過。目前已脫草創期,穩定發展。

沙卡學校很像是一個世外桃源。學生多半住在宿舍,學校的老師幾乎都是家長;校園緊臨道場,還有一大片自己的田地,採有機耕作,所產蔬果直接供應學校和家庭所需。沙卡學校雖是教育場域,但同時也是一個完整的生活場域,這產生了許多優點:師生關係緊密、文化同質性高等等。不過,學生年紀再大些後,如何跳脫這個家一般的學校,拓展視野,和世界互動,會是一個課題。

沙卡的靈性色彩相當濃,這使教師、學生、自然間更加緊密,無論是文化、學科、思想,沙卡都保有它的獨特性,獨立於主流價值之外。這有它的好處,也有它潛在的危險。學生離開學校後,能否在自己與陌生的環境間找到平衡,同時保有靈性和超越的思想,又能在俗世良好生活,而不需成為隱士,也不被主流價值擊倒,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
沙卡學校不大,因此〈參訪報告〉寫得也很短。

沙卡目前學生只有十餘人,師生比1:5。

第二節 我的整體印象

我的自主學程諮詢導師社文仁老師和我自己,都學過阿南達瑪迦的靜坐法,社老師更對其中哲學有深入的研究。玉井的道場每年都會辦避靜活動,社老師是那裡的常客,和李震宇校長也是多年的老友。我對沙卡的初步印象,來自社老師的描述。

社老師去的時候都是避靜期間,並未參與學生的課堂,對實際學校情形所知有限。他當時和我提到,有陣子沙卡很亂,後來李校長和留下來的人一起「發誓」要認真向學,辦好學校,情況就大有好轉。我聽了訝異萬分,覺得這很像是武俠小說中的情節,不像真實世界的事。後來才瞭解,沙卡的師徒制,的確有點像武俠小說中師父和徒弟的關係。

沙卡的自然環境和人際氛圍都很好,我去的那幾天頗有「陶然忘機」之感,這種感覺除了家裡和種籽外,連我們學校都不曾讓我有這種感覺。在各校參訪奔波勞頓,當然也不可能有這種感覺,但沙卡卻是個例外。

那裡自然、純樸,又有團體靜坐、瑜珈等靜心活動,塑造了一種和諧的氛圍。李校長和慈心的張校長相識多年,對人智學有些研究。他從華德福教育裡面取了若干思考點和制度設計,如單一導師制等,並透過阿南達瑪迦的修行法門,帶出更深的靈性體驗。

相較於慈心,沙卡的系統較不完備,比較經驗傾向。而結合阿南達瑪迦和部份人智學思維而成的沙卡學校,比較不那麼重視藝術,卻很著意於靈性的提升和學生的人格培養。目前沙卡剛脫草創期,學生數又少,以現狀下定論還太早。我認為沙卡仍處於發展期的實驗階段。

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〈參訪報告〉。

第三節 學制簡介

沙卡學校的教育核心目標是:提升靈性、發展自覺、培養大愛。

沙卡學校目前辦到小學和國中,未來若有學生,則會向上一直辦到高中。如果師資許可,甚至可能辦到大學和研究所。

學制參考華德福模式,採數年同一位導師制。由於人數少,導師班略有混齡。課程由導師調配,彈性相當大。課程有數學、國文、歷史、自然、工藝和其他視導師而定的各種課程。

沙卡很重視學生的基本生活能力,像廚藝、農耕、編織等等,到了國三之後,還有製衣、造屋等更大的工程。

共同的事項是早晨的瑜伽和梵咒吟頌、早上和中午的吃飯時間、農耕等活動、以及每週一次的團體靜坐。事實上,雖然是導師制,但共同活動的時間相當多,加上人少,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當密切。

學科方面不完全依照一般學校的科目,而是由導師們共同決定的。教師自主權高,教材也不採用部編本。我認為,雖然教師自主是好的,但在確定教材教法完全熟悉之前,不採用部編本的作法有些過於極端。部編本的教材至少可提供一個系統完整的知識脈絡,而教師可以此為基礎,再往上添加自己的創意。

有趣的是,由於靈性的培養,沙卡學生的專注力和學習意願都當相高,而且面對訓練時也有很高的抗壓性。因此,縱使教師未必有足夠的教學經驗,學生的學科學習狀況仍然不差。當然,若教師的教學專業能再加強,會有更好的學習成果。

不過,沙卡的學科設計,較偏重密學、數學、生命科學、工藝、身體文化等,而對西方物質科學及西方哲學,似乎刻意地避掉了。我認為,雖然物質科學和唯物主義的起源有關,但它不一定會導至唯物主義。事實上,這也是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管道。這中間的分寸如何拿捏,會是一個課題。

學生的學習雖然集中、有效,但還看不出對抽象知識本身的熱情。除非教師自覺地體現知識之火,否則當具體的生活和自然環境如此豐富時,人就很難著迷於抽象的真理了。

第四節 生活部份

沙卡的生活非常特殊,具有許多儀式和禮節。學生們對這些禮節也相當內化,而形成了敬事、敬人的性格。雖然如此,除非學生自願,否則沙卡並沒有強迫學生信仰阿南達瑪迦的宗教,或學習阿南達瑪迦的靜坐法,只要求學生做一般的靜坐。

每天從事的瑜伽運動對身體大有幫助,加上清淡的素食,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有所助益。簡樸的生活,也讓學生們能遠離消費社會的不良文化,而重視靈性與自我成長。普遍唯物的社會裡,有這麼一個唯心的地方,能起一種平衡作用。往宿及團體生活,也提升了學生的基本生活能力。但是學生離開學校,進入外面的社會後,是否能扺抗住物質文明的衝擊?由於沙卡尚無畢業生,目前仍屬未知。

梵咒、「真愛無所不在」歌曲、一般靜坐,給予心靈一種調劑,使人趨於平靜。其成效表現於學生的眼神和一舉一動。從他們眼中和身上,看得出一些修行人的和諧、智慧與力量。沙卡在培養靈性上,是相當成功的。

沙卡學校中,人與人的距離極近,像是家庭一般。教師就像家長,有著自然權威及人為的權力。由於情感基礎穩固,加上敬人敬事的氛圍,師生間似乎不存在任何對立。雖然人數很少,但是道場經常舉辦斷食營或避靜等大型活動,活動中,沙卡的學生常負責接待,因此並不缺乏與他人的接觸。加上校外教學的設計,使沙卡的學生也有一定程度的外界接觸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沙卡使用「發誓」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自我期許及自制力,成效相當不錯。教師同樣也要經過「發誓」,來增加使命感和敬事的態度。我認為,「發誓」其實是一種對自己和對學習的承諾。

第五節 種籽精神簡介

種籽精神可說是道家哲學在教育場域的體現,融合希臘哲人式的討論文化與近代自由主義,所形成的一種精神。這種精神,需要全面與深入的瞭解後才能看出。雖然不易瞭解,但這種精神對師生的成長是極關鍵的。

道德經有言: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」;又曰「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親之;其次譽之;其次畏之;其次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猶兮其貴言。功成事遂,百姓皆曰:我自然」。

種籽便是這樣一所學校。老師、學生和家長一同成長、學習、探索自我、認識世界,這是種籽最特別之處;只是初來乍到之人,常會以為種籽有的只是山林、溪流和真誠對應的人。

種籽資深老師的境界是「得其道而忘其言、得其意而忘期形」、「得其環中,以應無窮」。對教育之「道」有所體悟,便不再需要刻意為之的「術」與「招」。我認為,真誠的教育「美而不華」、虛偽的教育「華而不美」,種籽無論課程設計、教材教法、生活制度,都是「美而不華」。也是因此,初來乍到之人,往往看不到它的好。

不過,種籽也並非適合每一個人。有些家庭的價值觀和種籽精神相差太遠,又不願改變,學生便較難自在生活;有些轉學生已習慣原本的學校,會需要經歷解放再重建的過程,其中有一小部份的學生會有適應困難、無法溶入的情形;大部份學生經歷轉變後可以過得很好。轉變的時間或長或短,端視孩子的性格和家庭的對應而定。

種籽是經過不斷發展、轉變而成形的,未來也將不斷發展、轉變。種籽精神中不存在「完美」,只有「向上、向善」與「當下心安」罷了。因此,無需太著眼於長遠的目標,只需顧好如何走下一步,便能將學校帶往好的方向。其實,我認為,教育場域本不可能完美,種籽的經驗取向態度可能比硬要標出完美目標的烏托邦主義,更踏實些。

第五節 特色

「靈修與儀式」:

沙卡直接將靈性的知識和靈修的法門,透過梵咒、瑜伽、歌曲和靜坐教給學生。當然,老師們本身都是在家的修行人。因此,氛圍的營造和儀式的效果,便十分顯著。從沙卡學生的眼神,可以看出一種增長中的靈性智慧。這也使他們更加平衡、也更加專注。在普遍唯物的社會中,可以補心靈層面的不足。

「生活」:

沙卡的教育是全時的。生活的每個部份都有連貫的和諧。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規律而簡樸的生活阻絕了許多不必要的刺激。另外,基本生活能力的課程及應用,也表現在烹飪、農耕、編織等課程上。我認為,沙卡課程與生活的緊密結合,值得借鏡。

「發誓」:

沙卡透過發誓,讓學生和老師都對自己許下了諾言。這對自我期許和恆心是有所助益的。學生也會因此而認真面對學習,克制自己的行為。在別的學校,或許不用「發誓」,而是用「學習契約」等別的方式達成一樣的效果。

「經典閱讀」:

沙卡有帶經典閱讀,從《論語》開始。經典對靈性的提升也有相當的助益,能讓人接觸到偉大心靈,從而激起自己神性的一面。這對中國文化的傳承,也有相當的意義。我認為,沙卡所屬的阿南達瑪迦雖是印度傳來的教派,但沙卡的師生以此為橋樑,接觸中國古典的偉大心靈,毫不忘本,相當可敬。其實,一法通,萬法通,偉大的心靈間彼此一定有相通之處,不劃地自限,是非常明智的。
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