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際交流:《另類教育在台灣》第三章

第一節:導言 第二節:我的整體印象 第三節:學制簡介 第四節:生活部份 第五節:特色

第三章 雅歌小學--多元智能的實驗

「雅歌人相信,如果允許每個人用各自的步調學習,每個人的生命都可以是一首動人的雅歌。」--〈參訪報告:雅歌〉

第一節 導言

雅歌,離主流最近,也是從主流價值來看,最成功的三所另類學校之一(另兩所是開平和自主學習實驗計畫)。雅歌目前儼然是九年一貫的示範學校,成立至今已有八年歷史,比九年一貫推行的時間還早。辦學者是新竹師院音樂系的孫德珍教授,原本專長是指揮,辦學後將指揮之道溶入教育,形成自己的風格。以我的觀點來看,目前雅歌正在從發展期邁向成熟期。

參訪前,我對雅歌沒有什麼印象,只知道它在做多元智能課程實驗,思維和主流學校比較接近。究竟事實上是如何呢?媒體的報導都不夠深入,我也無從得知。大部份的認識,是從多元智能理論來的。

多元智能(Multiple Intelligence)理論,是心理學者加納提出的教育理論。台灣多譯為「多元智慧」,其實是誤譯。「智慧」在英文是(Wisdom),指的是處世之道,和學習無關;但多元智能理論,談的是學習風格、學習方法,不是應世的智慧。

該理論認為,人有「語文」、「數理邏輯」、「自然」、「空間」、「肢體」、「音樂」、「內省」、「人際」八種智能(Intelligence)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。何謂智能?便是學習力或學習的有效切入面。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各方面的學習方式,讓學生找到自己適合的學習方式;並以優勢輔佐劣勢,以成就經驗取代麻痺化經驗。

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。目前九年一貫改革,也在推廣多元智能理論,但能付諸實行的少之又少。

我去參訪的時候,正好是雅歌雨過天晴之時。雅歌一路走來原本十分坎苛,曾經多次遷校。後來辦學成效逐漸獲得肯定,新竹縣政府希望能將雅歌經驗引進主流,便在一年前與大坪國小合併,成為公辦民營學校。因此,雅歌文教基金會成為合作單位,而學校的名字也拿掉了。

公辨民營後,學生總數增至一百餘名,盛況空前。師生比(專任教師和學生人數比,比值愈高成本就愈高)仍維持1:7,但經費則完全比照一般公立學校的規模。為什麼師生比可以維持這麼理想呢?主要原因是行政人力比主流學校少很多。這也是另類學校少數共同的特色之一:行政輔佐教學,而非行政領導教學。

第二節 我的整體印象

參訪當天是週二,正值「另類教育圓桌會議」之時,雅歌是那次的主辦學校,我就順理成章地搭家母的便車,到達新竹。會議結束後,就待了四天,週五回台北。

會議前我稍微看了看校園和教室。大坪國小的校園座落在山中,視野遼闊、空氣清新,校園內也佈滿花草樹木;教室裡除了課表、圖畫、學生作品等等,最醒目的就是後方的圖書角。圖書角由軟墊和書架組成,能坐能趴,相當舒服。除了設計的用心外,還看不出和主流學校有什麼不同。

會議中校長孫教授為大家介紹雅歌的點點滴滴,主要是生活中的小故事,理念談得不多。最後放了孫教授自編自導的音樂劇:〈小池王國〉作為結尾。

定期演出〈小池王國〉是雅歌的傳統。故事內容是描述一個小池裡的蝌蚪王國,因為不相信世界上還有其他地方,所以使用藥物抗拒蛻變。直到青蛙福樂來到小池,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,小池的蝌蚪們仍然不相信,寧可相信大寶博士的「尾巴擺動律」:凡是尾巴游不到的地方,都不存在。

後來大寶博士憑著科學精神,努力研究,終於發現福樂說的是真的:蛻變雖然痛苦,但不是疾病,只是成長的過程。

一些蝌蚪接受蛻變,一些仍然抗拒。結尾時,小池乾了,只有蛻變成的青蛙的蝌蚪們活了下來。

當天的初步認識僅止於此。

後來幾天都借住在孫教授家,有很多機會聊天,因此對他的教育哲學、實踐方法有了更多的瞭解,才發現其中的深刻處。目前主流教育處理多元智能的方法,是用來擴充教材教法的領域,讓學生學得更廣;而雅歌則忠於原意,著意於以優勢領域輔佐劣勢領域、以成就經驗取代麻痺化的經驗。

到學校訪問的期間,我大都待在五年級的教室。學生們多半大方有禮,像是一般概念下的「好學生」;只是他們眼神中帶著自信的明亮,這在一般好學生眼中倒不易見。我靠著劇團出身的表演工夫,很快就和他們混熟,聊了起來。

和學生的閒聊中,發現剛進駐大坪國小調適期的一些現象。雅歌學生對「雅歌」的名字消失心裡甚不平衡,而當地原本的同儕文化(尤其是男生會欺負女生)也讓他們不大習慣;原本大坪的學生學校改制後普遍過得比較好,但有些家長會擔心:這些當地的孩子和雅歌的轉學生程度落差這麼大,會不會產生自卑感?好在問題似乎沒有那麼嚴重,而且有逐漸融合、不再分彼此的趨勢。這是雅歌目前的課題之一,我對此滿樂觀的。

我原本想多參觀課堂,結果很不巧,週四、週五正好是期中評量日,不上課。結果我只好去看評量,卻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。

雅歌的「多元評量」還真不是蓋的。以「藝術與人文」課為例,一會兒看到四年級在展示「燈籠DIY」的作品,學生接二連三地上台報告自己的燈籠;一會兒看到六年級生以表演的方式,呈現「校園美化」的作品。

不只評量日,平常也有許多呈現和表演的機會,而每位學生每個學期更有一份「專題研究」要完成。我翻了幾份高年級生的研究報告,密密麻麻的好幾頁,條理分明,有國中生的水準。

不過,生活方面,雖然雅歌強調「奉獻、智慧、愛」的原則相當不錯,但成人的主導地位還是很重,學生雖有合作能力,卻比較不具有公民意識。這點我和孫教授談過,他也同意校園民主和討論文化不會違背原本的雅歌精神,但一來剛剛進駐體制內,不適合馬上衝擊原有的校園倫理;再者,雅歌的學生和老師都還不習慣以民主程序,平等討論,制定生活規範。況且,原有的模式運作良好,大家已經習慣,若沒準備好,不應該貿然改變。我也同意他的看法。

最後一天,孫教授還要我對高年生級生發表感言,並將我從戲劇表演中,體悟的處世哲學,講給他們聽。在知道我是種籽的校友之後,有學生問我雅歌和種籽的學生有什麼不同?這問題真不好回答,我就照實說:雅歌的學生比較用功,種籽的學生比較有同理心。

雅歌的學生的學習成就,比起多數主流學校的學生,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其他另類小學的學生總難免有「畢業危機」,怕國中適應不良、課業跟不上。種籽的學生已算是畢業危機很小的了,而雅歌則完全沒有這個問題。

雅歌的課程設計完全附合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七大領域,因此另類教育界許多人認為雅歌模式會成為未來的主流。就像孫教授對不滿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者講的:「如果九年一貫改革就是改成像雅歌這樣,你會不會反對?」沒有人說會,我也不會。

我對雅歌的印象相當好,也看出雅歌很適合在主流學校因學習挫折而離開的學生,卻未必適合因情緒困難或不服權威而離開的學生。

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〈參訪報告〉。

第三節 學制簡介

雅歌教育的核心目標是:自信、品格、全人發展、研究精神。

雅歌的導師班是部份混齡(低、中、高各兩班),課程則依年級上課。

雅歌的課程除一般常見的課程外,尚有研究與操作課、藝術人文課及低年級的弦樂課。雖然沒有選修課,但彈性時間和五節的社團課程也讓學生有一定程度的選擇。

無論什麼課程,都講究多元智能(Multiple Intelligence)的課程設計。多元智能理論說:人有「語文」、「數理邏輯」、「自然」、「空間」、「肢體」、「音樂」、「內省」、「人際」八種智能(Intelligence)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。何謂智能?便是學習力或學習的有效切入面。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各方面的學習方式,讓學生找到自己適合的學習方式,並以優勢輔佐劣勢,以成就經驗取代麻痺化經驗。

課程的軸線大致是經驗與組織。經驗便是各種探索與活動課程,對題材產生全面的經驗;組織則是經驗整理,找出重點,形式有系統的知識。

活動課程主要在讓學生能同時運用多種方式學習,並主動地創造、探索,而非被動地接受知識。

研究與操作課從一年級就開始上,每學期每個學生都要找一項自己有興趣的題目研究,找尋資料、整理重點並發表自己的觀點。這種研究並非科學實驗,而是資料蒐集整理與報告的練習。由於研究課,雅歌學生的組織力、理解力都相當高,也具備自信與學習動力。研究課對學生來說,也是一項滿大的「挑戰」。

事實上,雅歌的課程有許多部份讓學生參與、發揮、創造,從而建立自信與自我期許,並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,真實學習。雅歌學生的平均學習成就、學習動力與自我期許都相當高。我認為,這是雅歌最成功的部份。

多元智能的課程,也讓學生都能在不同方面產生學習成就感,從而建立自信,再回過頭來用優勢智能補劣勢方面的學習。雅歌理念相信,只要移除麻痺化經驗、建立多元的探索機會與成就,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各方面都會進步。因此,多元智能並非完全是先天的,後天的影響也很大。從雅歌的孩子常在多元智能量表上給自己畫下一道彩虹的圓(代表各項都很高),可以看出他們的自我價值與自信,也可以看出他們大都不害怕任何學習。

雅歌人相信,如果允許每個人用各自的步調學習,每個人的生命都可以是一首動人的雅歌。

第四節 生活部份

雅歌沒有成文法,秩序是由教師來維持。面對問題時,教師會以教導和「彌補」的方式處理。「彌補」便是讓雙方談好彌補的方式,將罪惡感轉化為取得原諒的行動。不過,雖然理念如此,教師難免還是會有些威權管理的現象。

雅歌的品格教育強調OWL:Offering, Wisdom, Love(奉獻、智慧、愛),以尊重老師、尊重自己、尊重環境,建立起良好的「心態」與「習慣」。透過「挑戰」品格的貓頭鷹俱樂部活動,鼓勵學生增進品格。

在教師的品格方面,要求「愛與榜樣」。教師希望學生擁有的品格,自己要先做到。教師間也相當支持,以「和諧同工」的方式合作。

雅歌在要求學生尊重老師的過程中,並未讓學生對規則清楚,也未讓學生感受到對等的尊重。我認為,由於制度上並未將教師的界限釐清,雅歌的教師角色尚需面對權力的誘惑。若能克服,將會使增進師生關係,也讓學生對規則更清楚,而更具同理心及公民意識。

雅歌的教師雖然不體罰,但師生對應是建立在教師主觀的「心態」和「善意」上,教師權力並未受限。因此,不對等的自由與權力,使得師生間產生距離,難有發自內心的尊重與同理。

當然,雅歌生活方面的管理主義已較一般學校輕很多了。但我認為,在不影響雅歌精神的前提下,制度面仍有許多改進的空間;以前較無此問題,和學生人數少有關;公辦民營後,學生人數倍增,管理主義就自然地產生了。

目前公辦民營仍在第一年,而許多改革措施需要時間。等到學校穩定,相信生活對應方面會有所改善。

雅歌的實驗目前已經在課程改革方面獲得高度成功,相信日後在生活部份也會有所突破。

第五節 特色

「雅歌ARCO理念」:

喚醒(Awakening):雅歌的成人不只被動地等待學生自已覺醒,還主動喚醒學生的學習意願,協助學生找出優勢智能,建立學習動力,解除麻痺化經驗。

實現(Realization):雅歌根據內在動機理論,重視實現、挑戰與成就經驗,配養學生的內在動力,使之積極向上,又不失自由靈魂。

環境(Circumstance):雅歌重視教學設計及學習環境,透過多元智能教學和藝術教育,營造多元正向的學習環境。

奉獻(Offering):成人的「愛與榜樣」,便是雅歌的奉獻精神。

「多元智能教學」:

雅歌將多元智能溶入教學,讓學生能運用各種方式經驗、學習,再組織成有系統的知識與技藝,成效卓絕。我認為,雅歌證明了在非壓迫的環境下,學生都能有更高的學習成就及學習動力,也化解了人們對另類學校學生「雖然性格健全,學習成就卻不及一般學生」的前見。其實,在不同的教育場域中,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嘗試多元智能教學。這個概念及做法很具參考價值。

「挑戰」:

雅歌的學習、品格、違規處理,都和挑戰相關(補過也是一種挑戰)。挑戰的文化讓學生產生高度的動力、自我期許及自信。研究課讓學生嘗試自訂的挑戰目標;補過的挑戰能轉化學生的罪惡感為行動;品格挑戰也能增進學生的動力。我認為,當學生有了學習動力和自我期許,便自然會向上、向善,教師便不需花太多力氣引起興趣、引導學生了。

「研究與操作課」:

雅歌的研究課有效地配養了學生的資料蒐集、組織整理及研究精神,也提供學生每學期都有大的挑戰的機會。我認為,雅歌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成就高,和研究課直接相關。研究課也讓學生能學習「學習理論與方法」,懂得如何有效學習,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。

「美的分享」:

雅歌的學生每天都要寫「美的分享」,類似日記,但格式不限,也可以寫一些幻想的故事、散文。教師會認真地在本子上和學生對話。這對師生都是大工程,往往每天是花一個小時以上來寫,卻有很大的好處。學生的字詞熟練度、內省習慣、與教師的關係都能因此提升。

「教師自主」:

雅歌的多元智能和目前九年一貫的關鍵差異在於,雅歌的教師受過許多的理論與實務的培訓,但教學的自主權很大,教師團隊和辦學者間,合作良好,共同進步,而非「配合政策」。

「品格教育」:

雅歌重視品格與常規,但不用威權管理,而是靠「理性溝通」、「挑戰」和「補過」的方式。雖然不儘理想,但因為制度面的變革不大,很值得一般學校參考。

「多元評量」:

雅歌的評量除了量化評量外,相當重視質性評量。評量方式也非只局限於一般的紙筆測驗,而有不同種類的評量。例如專題製作、口頭報告、表演呈現等等。如此,評量本身成為有趣的事,也能讓不同的人都有展現的機會,而非局限於量化成績的競爭,這可做為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良好實現。

「活動課程」:

雅歌重視各種活動課程,幾乎所有科目都有活動課程的設計。何謂活動課程?學生主動參與,而非被動接收的課程。學生在活動課程中產生的操作經驗,經由組織整理,便能產生深刻而完整的印象。另外,活動課程也讓學生有機會組織各方面的學習,建立連結,產生動力,這也是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良好實踐。

回頁首